民商事
-
最高法:离婚约定房产赠与子女,未过户不能认定赠与关系成立
裁判要旨:《离婚协议书》约定将房产赠与子女后但并未办理过户至该子女名下的,即使已将房屋产权证书交予子女,赠与关系亦并未成立,子女对于该房产不享有所有权。《离婚协议书》是离婚的夫妻之…
-
最高院关于民间借贷裁判观点汇编
1.民间借贷涉嫌或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合同一方当事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并不当然影响民间借贷合同以及相对应的担保合同的效力。如果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并不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
-
最高院民一庭:离婚诉讼中一方下落不明的司法处理
一、一方下落不明离婚存在的问题 (一)下落不明的概念 根据《民通意见》第26条,下落不明是指公民离开最后居住地后没有音讯的状况。从该条文可知,下落不明并没有时间限制,它着重强调的是…
-
中央发文:明确人身损害赔偿要城乡“同命同价”(附详细全文)
中央明确人身损害赔偿要城乡“同命同价” 新华社5月5日全文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
-
被“甘蔗”男女婚内“出轨”自救指南
被出轨自救指南 文/周碧君 正当大家都在激情辩论“996”工作制是违反劳动法还是拼搏人生必备的时候,公号写手们、记者们默默地来了一句,我们是“007”—从凌晨0点到晚上12点,一周…
-
新规明确:已故存款人的存款查取办法
存款人死亡后,其存款将会变成遗产由继承人继承。然而,现实生活中经常存在存款人死亡后,其继承人遗失存折或者不知道账户密码等情况,这个时候继承人要怎么做才能取出这笔遗产呢? 4月19日…
-
订立一份没有烦恼的遗嘱拢共分几步?
轻松三步,教你立遗嘱 文/韩立平 在交通工具如此发达的今天,在不知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的情况下,为避免遗产纷争,人人都需要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来对自己的身后事作出安排。 遗嘱是自然…
-
新司法解释下杭州地区法院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大数据报告
导语: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夫妻共同债务问题越来越频繁,此前不少离异女性因《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以下简称“第24条”)被负债,甚至有人组织了“反二十四条联盟”,经过多方呼…
-
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法院如何认定借款本金?
实践中,出借人将全部或部分利息预先从本金扣除,俗称“贴水贷款”或“抽头”,要求借款人支付“砍头息”的做法将导致出借人实际出借金额低于借款凭证记载的本金 那么该情形下如何认定借款本金…
-
企业破产时,连带担保人责任范围如何界定
债务人破产后连带担保人责任范围的新思考——如何理解《企业破产法》第46条第2款 文/翁迪凯 近年来,因国家整体经济呈现下行趋势,使得许多民营企业前期对外融资中的防控风险大大增加,更…
-
聊聊离婚协议那些事儿
离婚协议那些事儿 文/庄燕群 濮嘉诚 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和平分手的必备,因此也是平时接受咨询较多的问题。很多人以为,离婚协议与平时商业活动中签的合同一样,签了以后去婚姻登记处拿个证就…
-
最高院民二庭法官会议纪要十条
一、以物抵债协议的性质与效力-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第4次法官会议纪要 【法律问题】以物抵债协议是否以债权人受领抵债物作为其成立要件? 【法官会议意见】 《合同法》第25条规定:“承诺…
-
名义上个人独资实际各合伙人共同经营,合伙人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名义上为个人独资企业实际由各合伙人共同经营的,个人独资企业的性质不影响各合伙人的责任承担 唐青林 李舒 袁惠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 裁判要旨 一、在当事人约定合…
-
以案说法 | 失误汇款给错误对象,还能要回来吗?
论错误汇款法律关系分析 文/乐勇 一、前言 有这样一个案例:因为业务往来,小杜要给陈某汇18万元货款。可在网银上操作时,一不小心错转给了俞某。小杜发现后找到俞某,对方很爽快愿意还钱…
-
《婚前协议》范本
《婚前协议书》 协议书双方的身份信息 男方姓名: 身份证号码: 女方姓名: 身份证号码: 前言: 主要写一些双方的情况,比如说恋爱史,以及协议书的目…
-
绍兴中院发布执行办案流程大全图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正式宣告实现,但各级法院执行工作面临的案多人少矛盾依旧突出:工作任务繁重不说,队伍流动性还比较大,导致了部分执行“新…
-
“行政强制类”案件原告方的屠龙秘技 ——罚前告知义务
前言:近年来,伴随社会法治文明的进步,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诉讼案件数量也呈井喷式的增长,以浙江省为例,每年增案量在50-100%之间,由下图更可直观的感受数字的增量。 (PS:201…
-
来而不往非“礼”也,天价彩礼需规制
2月,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农”工作规划蓝图。这份文件首次瞄准“天价彩礼”四个字,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
-
最高院:刑事案件中的供述笔录,在民事案件中可否作为证据使用?
刑事案件的供述笔录,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经质证后可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作者:唐青林 李舒 李元元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 阅读提示:刑事案件中的供述笔录可否作为民事案件中的证据使用…
-
司法实践中,法院判决一次性支付抚养费,会考量哪些因素?
抚养费是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医疗等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为避免给抚养人造成过重负担,法院通常判决抚养义务人定期支付抚养费。但特殊情况下,法院也可判决抚养人一次性支付抚养费。 司法实践…